“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作用。作为以培育文化传承和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院系,文学院在研究生教育中,立足于文化研究与传承特色,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坚持文化育人,大力提升学生文化认知水平,倾力培育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情操的文化传承人才。
四梁八柱,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现实发展道路的自信和对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自信的积淀和升华。在中国史和中国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文学院秉持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的理念,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通过必修、选修和实践课程,多维度紧密配合,结合学院的科研特色,并立足于荆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开设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相关课程,多维度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师生对于文化自信的理解。
基础为根,提升文化认知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有根有魂的聚合体,它有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学与史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都立足于厚积薄发,在培养方案的设置中,既注重基础的培养,同时重视学生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和文学观的构建,提升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认知。在中国史和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中国历史文献学专题》《中国古代史料学》《中国文学史专题》《专业文献研读》《中国近代史料学》《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专题》等课程,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系统阅读与研究古代文献的方式,带领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生生不息的历史与根脉。
信念为魂,树立文化传承理想。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继续生生不息,从过去延伸到未来,就必须要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加入此中,接续传递。在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基础上,以课程的形式充分培育学生文化传承的理想,诸如《中国文化史专题》《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楚文化研究》《楚国史专题》《楚汉考古专题》《文化遗产研究》《荆楚地方文选选读》《楚文化概论》《地域历史文化专题》等课程,立足于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的多重面向,以鲜活的事例促进学生坚定信念,做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承人。
创新为韵,激发文化实践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的理念,不断创造创新的民族。中华优秀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不息,正在于其不断创新、不断融合的特点。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我们注重于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诸如《考古实践》《非物质文化技艺实践》《文化考察》等实践课程,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在接触中了解文化的载体形态,在考察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真谛与精神。同时,利用荆州楚文化底蕴丰厚,非遗技艺数量丰富的特点,鼓励学生大力进行产品转化,通过实践弘扬传承传统文化。
润物无声,提升文化认知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文学院的中国史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立足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在课程教学中灌注文化自信因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集中于塑魂工作。
以课为主,塑魂炼材。课堂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在确立课程体系,精心设置相关课程之后,文学院认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研讨,达成充分共识,诸多优秀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将文化自信因子传递到每位学生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李家宝教授主讲《中西文学比较研究》等课程时,以史实梳理和线索勾勒为主,启发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瞄准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通过历时和共时双向维度进行分析,认识文学作品译介与文学研究之间的依存关系。倡导同学们在外国文学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坚守本土立场,从我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纯西方主义思维,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
吴松教授经常在教学中渗透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要把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比如他在讲授《现代汉语专题》中的并列组合造词法时,列举了“父母、父子、母女、祖孙、夫妻、师生、师徒、国家”等词语,揭示了排序的原因(这反映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尊卑观念、主次观念,位尊(主)者排在前,位低(次)者排在后),然后指出:要发扬先国后家、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以悟为先,点滴入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文化重在传承,精神重在领悟,史学和文学学术基础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注重基础训练之外,文学院的教师们通过多种渠道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课程讲授之中,力争将提升学术能力与领悟文化精神结合起来。
卢川老师在讲授《楚文化研究》《楚汉考古专题》等课程时,关注历史人物,阐释人文精神,讲课中充分注重引用楚庄王、孙叔敖、屈原等历史人物的典故及史实,利用课程讨论、文献查找以及撰写课堂小论文等多样形式,不仅引导学生了解楚国人物的“爱楚”精神,并注重将其与现当代“爱国”精神联系起来,而且还引发学生自主构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高尚人格精神。
吴桂美老师在讲授《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等课程时,积极拓宽学生视野,以国内外学术成果现状及比较,学术大家的成长经历和成就等,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切实的科研志向和正确严肃的科研观,确立肩负起中国学术文化建设、文教兴国的历史使命,力争把论文写到祖国的大地上。
以身作则,立德树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优秀的教师不仅在于学识渊博,更在于思想纯正,以德育人。文化的根本在于人,文化的载体也在于人,文学院的教师注重于立德修身,课内课外,以身作则,以宏阔的学识教育学生,以崇高的精神熏陶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副院长余劲东博士一方面主动担任东校区抗击疫情临时党支部书记,坚守学校达五十余天,为东校区的防疫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他认真备课,将抗击疫情中的人生感悟、学校抗击疫情的担当、党抗击疫情的能力,融合到对史学的分析中。在向研究生讲授明代官员的工作与生活时,通过对比明代社会的制度设计、组织结构、官员管理,阐发了当今中国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理论优势和政府职责,不仅让在家学习的研究生提升了知识涵养,也增强了他们的生活力量。通过这种以身示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增强了对课程的热情,能力也得到了成长和提高。
许连军教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详细了解每一位研究生的读书情况和学术水平,给每一个研究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开列不同的研读书目。经常在周六、周日组织研究生读书会,师生共读一本书,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以此来督促学生读书思考,厚实基础,提高水平。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最新研究动态及时传达给学生,以便于他们选择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和选题,教学效果深得学生认同。
薪火相传,培育文化传承人才
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向社会、走进人心,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面对新一代的学生群体,文学院通过分析学生特点与学院特色,多渠道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传承理想,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体会文化韵味。同时,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立足于丰富多彩的荆楚地方文化,带领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
饮水思源,坚定传承理想。“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精神标识。徐文武、吴勇、李征宇等教师在讲授《中国古代史专题》《楚文化概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题》《楚系简帛文献专题》等课程时,通过对中国历史文化不同侧面的剖析,结合学术前沿问题,既激发学生进行学术探究的热情,同时深层次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促使他们坚定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理想。
尤其是徐文武教授的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楚文化漫谈》,以先秦时期独具地域特色的楚文化作为主讲内容,结合楚文化考古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历史、哲学、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民俗、科技等方面对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内涵丰富,形式活泼。不仅向本校学生广泛普及了楚文化的基本知识,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向全国的学习爱好者推介了楚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多重实践,感知文化韵味。文化的魅力在于感知,在课堂教学之余,文学院的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实践考察,提升内在情怀,带领学生近距离触摸文化实体,亲身体会传承文化的无穷魅力。
历史专业的《文化遗迹考察》是一门令所有学生都非常期待的实践课程,十余年间,老师们不间断带领不同年级的学生前往西安、洛阳、襄阳、十堰等地进行文化考察,足迹遍布各地博物馆、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址,在体验式、沉浸式的教学环境中,感受了古城悠久历史文化的魅力,感悟华夏文明的厚重与宏大。
在《楚国史》课程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学习,徐文武、周家洪、卢川、孙继等教师以团队形式讲授课程,并紧密围绕楚史、楚文化、楚考古等专题,充分利用bwin必赢国际官网APP地处荆州的地理优势,带领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考察活动。诸如青铜与楚史、楚国遗址考察、楚学术研究等探究活动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同学们学术探究和传承文化的热情。
立足本地,弘扬荆风楚韵。荆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举凡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灿若星河,文学院中国史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坚持结合学院科研特色,以多种形式弘扬荆楚文化。在课程中设置《楚文化概论》《楚文化研究》《楚国史》等相关课程,同时带领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提升文化认知。
桑俊教授通过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bwin必赢国际官网APP),带领师生团队致力于荆州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尤其是以地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荆河戏”为重点,注重校园活态传承和田野调查,通过指导学生,组织校园非遗活态传承实践活动,拉进学生与非遗之间的距离。她引导学生深入本地社区,参与田野调研实践,积极参与省级、国家级科研比赛,多次斩获佳绩,并指导学生发表《荆河戏的‘扫台’仪式研究》《江汉平原荆河戏传承人的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手工技艺的产业化发展——以荆州市金镶木技艺为例》《荆河戏的发展困境与校园保护传承对策》等多篇论文,一批学生通过这些研究和实践活动加深了对于荆楚文化的理解。
此外,文学院教师还充分利用在荆楚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本地文化,仅2019年,就有8名硕士生、本科生参与多项“荆州智库”课题,这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荆州民俗文化”“荆江历史与文化”“沙市区域历史与文化”等展开研究,着重于挖掘历史和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型策略。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地方文化研究的实践结合,增进了他们对于荆州地方文化的认识。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继续发展,并发扬光大,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年轻人接续前贤,勇担重任,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文学院以培养文化传承人才为己任,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课为主,教学相长,培固师生文化之根,熔铸师生文化之魂。